原创
物流数字化三级跳
经济下行周期内,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经营的底色。尤其是各行各业体量大,转身难的大型企业,往往在早期通过看家本领-「主业」杀出重围,占领行业领先位置,但伴随市场的磨砺,主营业务竞争力和成本优化能创造的增长空间逐渐缩小,几经寻找,大家开始将目光聚焦到占据营收比重较大的「物流环节」。尤其是今年,各行业的运价飞涨,工业品装备和消费品行业运价已连续8个月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近期刚刚回落,吨公里运价最高涨幅达到50%。对于货主企业,对物流成本要效益变得更为除此之外,疫情下的灰犀牛事件时刻在挑战物流的稳定性。「保供」成为企业新热点,无论是入场原料,还是面向终端成品运输的稳定性,都成为考验企业履约能力的关键环节。但由于物流在过去很少被企业重视,当下也就自然变成了最脆弱的一环。基于物流成本精细化管理和不确定环境下的物流保供两大核心诉求,其实对于非常多企业,尤其是生产制造领域的企业,供应链物流数字化亟需补课。很多企业家内心都确定:供应链物流数字化已经是道必答题了,但不知如何落地成为了迈出脚步的最大阻力。哪里有答案呢?其实各行各业的先锋企业在过去的探索中逐渐给我们画出了一条清晰的路。供应链物流数字化需要完成三级跳!初体验-场景化IOT
初体验的企业大多希望通过数字化解决当下物流最迫切的痛点。例如“货物离场就变成黑盒,管理完全没抓手”“各种线下订单票据,管理混乱容易出错”“货物安全没保障,偷窜换问题老大难”再列10条也说不完物流管理者心中的难。很多数字化先行企业往往通过单一场景痛点的解决验证了数字化的投入产出比,进而打开数字化大门,躬身入局,越走越远。究竟什么是场景化IoT呢?首先,脱离场景聊IoT都是不负责任!
IoT其实只是数字化的基础,完成将物理世界的数据采集上传的过程。但由于物流行业的流动性以及场景复杂性,不同行业的问题都具有特殊性。货物种类,运输车辆,运输流程,场站等构成场景相关要素的不同,造成千差万别的「痛」。没有对行业的know-how, 空谈IoT并不能解决真实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货主企业最关心的货物安全问题,并不存在「一招鲜」的解法。例如G7通过「追货管家」帮助DB Schenker 实现中欧班列标准货物在全球 200( +)国家实时定位可视,但面向类似煤炭、水泥、饲料等大宗散货、畜牧行业的活物运输,简单的远程轨迹可视并不能解决货物偷蹿换的难题。生鲜食品的温度管控,猪只运输的生物安全,高价值货物的货损率管控等等,都需要挖掘真实场景要素,找到堵点,适配差异化IoT+SaaS。
G7和易流通过十余年的积淀,在不同行业的场景化IoT能力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解题模式,以「客户痛点」为始,寻因溯源;以「客户价值」为终,创新迭代。双汇物流把生鲜肉食品的温度管控从线下人为监控搬到线上,用易流科技的「运单+温度」软硬一体的数字化温控管控方案提升人效比50%。海螺水泥通过G7的「运单+载重+GPS」软硬一体的流向管理方案解决了水泥偷窜换的痼疾。撤销全国的500+路签点,年节省成本超过3000万。正邦集团为解决猪只的生物安全问题,创新落地G7的「温度+门磁+图像识别」数字化农牧解决方案,将猪只运输致死率降低到千分之一以内。...除此之外还有钢铁、造纸、粮食、消费品等等超过12个行业,G7和E6通过创新的场景化IoT解决了客户最迫切的痛点和行业的持久难题。其次,作为数字化技术的赋能者和服务者,通过IoT+SaaS创造客户价值,总结下来还需要两个特质:「懂行」+「创新」。首先要尊重不同行业的专业认知,并扎进客户的场景中,聆听每一个操作人员的声音,发现第一线的问题,与客户共创行业的新标杆。清晰场景和问题后,就要用创新的思维破局。往往我们面临的都是行业痼疾,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浸润物流行业十余年的积累,各行业创新实践的落地,都是创新的基础和养料。但这仅仅是货主企业物流数字化的第一步,接下来如何深入落地,进一步激活效率,对成本实现结构化调整?